综合测评:康富来及白兰氏排名较差,选购燕窝类产品需谨慎

2018-03-29 17:42:23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佚名

 过节送礼、滋补佳品,燕窝在消费者的心目中都有一种“尊贵”的地位。

 

而近年来火爆的即食冰糖燕窝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包装豪华、携带便捷且食用方便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

 

不过,这样的一小瓶即食冰糖燕窝究竟含有多少燕窝?消费者能像广告宣传般的那样“轻松摄取营养”吗?

 

2018年1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同仁堂、燕之屋、康富来、雷允上、SHOYO轻氧轻燕、白兰氏等6款即食冰糖燕窝。

 

测试其唾液酸、蛋白质、固形物含量等特性和营养性指标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卫生指标。

 

结果显示,6款即食冰糖燕窝产品中97%以上的成分是冰糖、水及增稠剂,即干燕窝的最高添加量普遍不足3%;同时“有效”成分和蛋白质含量也属微量水平,不如鸡蛋、牛乳等普通食物。

 

6款产品的CCR指数均低于普通水平,不建议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康富来及白兰氏的CCR指数排名倒数两位,被列为不推荐产品。

 

若消费者一定要食用燕窝制品,可以优先选择干燕窝。(如图7)

 

 

消费提示:

 

专家认为即食冰糖燕窝作为礼品更合适,燕窝不美容但“滋阴”

 

商家在宣传时会把唾液酸和蛋白质作为主打的卖点,不过,本刊的测试结果却显示这两个指标的含量均不够理想,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与干燕窝相比,它们的唾液酸和蛋白质含量属于微量水平,“缩水”不少,即使与鸡蛋、牛乳、奶粉及母乳等食物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这类产品并没有标准去限制,究竟有多少燕窝在里面无法知道。因此,它更多的是在卖概念,当做礼品什么的可以,但对健康无多少意义。”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认为。

 

北京生命产业协会常务理事药剂师陈培毅比喻说:“如果吃干燕窝相当于吃饭,那么吃即食冰糖燕窝就相当于喝粥,效果都是吃饱的话,那你得多吃几瓶,不然不顶用。”

 

春雨公众营养专家赵晓清表示:“罐头产品中燕窝含量低,而且也有其他食品添加剂,所以并不建议消费者专门购买这种名义上的滋补品。”

 

对于燕窝能不能养颜美容,这个是女性消费群体比较关心的问题。有香港学者的研究显示,燕窝含有细胞分裂激素(MS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够促进离体细胞(人体细胞)再生,燕窝美容一说来源于此,不过这并非临床试验,目前还没有在科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可。

 

蒋卓勤表示:“现代科学对于燕窝的营养价值其实研究的比较清楚了,它不如许多物美价廉的食物;美容养颜的功效也并不可信,而认为燕窝具有药用价值则是另外一回事。”

 

实际上,中医认为燕窝具有的功效也并非美容养颜,“燕窝是一种甘、淡、平的食物,可以滋阴润肺、生津益胃,能够调理肺阴虚。”广州中医药大学养生研究所所长刘焕兰表示。

 

陈培毅解释:“阴虚的人比较干,通过食用燕窝起到滋阴的作用,人的气色就会显得比较好。”这或许就是让人误以为燕窝能够美容养颜的原因。

 

5种假冒伪劣“燕窝”,选购要谨慎

 

燕窝之所以昂贵,是因为采集困难,资源相对稀缺,其次是去蛋壳、除燕毛等工序费时费力,一般的工人每天仅能挑好3~4个燕窝。

 

目前,燕窝主要产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其中以印尼产量最大,之后是马来西亚。相比之下,国内燕窝产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现时消费者所食用的燕窝基本靠进口。

 

一般情况下,燕窝在国内的零售价会比其进口价提高约50%,因此,经营燕窝所获得的收益相当可观。正是在此利益的驱使下,市面上会存在许多品质非常差,甚至是假冒伪劣的“燕窝”。

 

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文锐主编的《解开燕窝密码》一书就揭露了多种常见的掺假或造假的燕窝产品,以提醒喜爱食用燕窝的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

 

1.造假燕窝经常使用可食胶类物质(如用木薯粉、琼脂、银耳、猪皮或淀粉等)模仿出燕窝的形状。尤其以木薯粉最为逼真,用水浸泡过后也非常晶莹剔透,外表看起来与炖过的燕窝非常接近,难以分辨。

 

2.对于劣质的燕窝,商家会采用“刷胶”的方式黏合。在燕窝的空隙地带,使用树脂等粘合剂黏上碎燕或者直接用食用胶粘合(也可能是工业胶)缝合,让整个燕窝看起来比较密实、漂亮,卖出好价钱。

 

3.商家为节省人工挑毛除杂的工序,会用双氧水、二氧化硫等化学方法漂白。化学去毛的燕窝,卖相好、洁白干净,但危害也大,吃了易致病。

 

4.不法商家还会喷水增加燕窝的湿度,使其重量增加。这种燕窝因加水而易发霉,且会使消费者花更多的冤枉钱。简单的自测方法是:用电子称其重量,然后通风放置3~5天再称重,如果相差1克以上的话就值得怀疑。

 

5.血燕造假。血燕并不是金丝燕吐血的结果,而洞壁上的矿物质经过长时间渗透及洞燕本身的氧化所形成的红褐色。由于血燕产量极为稀少且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很多造假者会用工业盐(亚硝酸盐)进行“染色”,亚硝酸盐毒性较强,长期食用的话将会增加患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