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咸潮”是什么?会影响用水吗?

2021-12-13 16:47:38     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消费者报道

“咸潮”是什么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

 

当流入大海的淡水河流量不足,受潮汐影响导致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咸潮”的成因

 

一、自然原因

 

1. 流域上游降水少是形成咸潮的主要原因。上游降水少,蓄水少,淡水河流量不足,下游再受海水潮汐影响,易形成咸潮。

 

2. 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进一步上溯。

 

二、人为原因

 

1.滥采河砂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导致咸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2.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水流量减少,加速咸潮入侵。

 

“咸潮”发生的时间

 

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于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

 

“咸潮”会对饮用水有影响吗

 

海水的氯化物浓度约为19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因现有的常规净水工艺无法去除水中氯化物,原水氯化物含量升高时,自来水的口感会有点咸。

 

氯化物是人体中最丰富、作用最广泛的化合物。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成年人体内约有81.7克的氯化物。从饮用水中摄入的氯化物只占人体总摄入量的一小部分,当供水氯化物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

 


珠三角地区“咸潮”记录

 

近几十年来,珠三角地区曾发生过5次较严重的咸潮。2002年至2004年,珠江流域连续三年降雨严重偏少,珠江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至2004年冬,时值天文大潮,遂引发了珠三角地区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咸潮。受影响人口超过1500万,范围包括广州、珠海、深圳、东莞、惠州、中山、江门、顺德、澳门和香港等地。

 

“咸潮”的治理途径

 

一、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水利、三防、水文部门提前介入咸潮的预测、预报、预警。

 

二、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上游径流的调节则是大有可为的。调水以淡压咸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应急办法。应急调水压咸调度应以江干流、岩滩水库为主,通过调水以淡压咸可以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三、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鉴于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有关部门应对珠江全流域加强采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四、节约用水

 

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可以减轻咸潮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