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抽检报告:今年抽检1578批次,诸老大、全聚德“过度包装”被点名

2023-06-21 19:12:55     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廖玉婷

端午临近,今年的粽子届涌现了许多“显眼包”:

一些网友晒出用铁丝“绑架”的粽子,主打就是一个防止粽子逃跑,还有管饱一整年的巨型粽子,吃的每一口都是来自妈妈的爱。

今年的粽子,你吃得还放心吗?

2023年6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2023年1月至本刊统计时(2023年6月19日)关于时令食品粽子的专项抽检情况。

结果显示,国家及各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抽检粽子1578批次,检出不合格粽子7批次,涉及包装空隙率、超范围使用糖精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抽检1578批次,合格率达99.6%

抽检数据显示,2023年各地监管部门合计抽检粽子1578批次,其中合格粽子为1571批次,不合格粽子为7批次,合格率为99.6%。这意味着每200个粽子中,就可能会遇到一个不合格粽子,这概率搁在每一个消费者身上也是微乎其微。

截止2023年6月19日,国家以及多个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均发布了粽子的专项抽检信息,涵盖了流通、餐饮和生产渠道。

本刊统计这些抽检信息的来源发现,国家市场家督管理总局抽检粽子批次数量最多,有418批次,其次是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有240批次。

“诸老大”“全聚德”等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对于消费者更关注的知名品牌粽子,抽检结果如何?

《消费者报道》记者也进行了汇总。结果显示,思念、五芳斋、三全等品牌粽子被抽检次数较多,而且在今年抽检中暂未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这表明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粽子质量更有保障。

此外,今年抽检发现了7批次不合格粽子:

3批次检出甜味剂——标称由运城市盐湖区易家生鲜购物中心销售的黑米粽、江米粽以及大余县新城镇张长华商店销售的红枣粽均检出糖精钠,检出量在0.0393g/kg~0.103g/kg,按规定不得使用。

3批次“过度包装”——标称(委托单位)湖州诸老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诸事大福礼品粽)(粽子/咸鸭蛋/糯米)、诸事谢意礼品粽(粽子/咸鸭蛋),(委托方)北京全聚德仿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全聚德聚全锦礼因“包装空隙率”上榜。

1批次防腐剂超标——该批次产品是云南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中发现,其抽检粽子134批次,检出1批次粽子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

粽子创新趋向“甜品化”

相比往年“吵”上热搜的“咸甜党”之争,今年的“粽”也与众不同。

此次抽检的粽子基本上覆盖市面上粽子的所有类目,主要包括咸、甜两种口味,还有极少部分像“碱水粽”“原味粽”等非咸非甜的中立口味。

从馅料上来看,无论是咸粽子还是甜粽子,都有千般滋味。

猪肉是咸粽子中使用最多的食材,平平无奇的“猪肉粽”,也是此次抽检次数最多的咸粽子,部分猪肉粽还会搭配蛋黄、黑松露、云腿等食材,欲要达到多重口味碰撞的“锦上添花”。

有别于咸粽子馅料上的单调,甜粽子则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从抽检数据看来,使用在甜粽子上的前三名配料是蜜枣、豆沙、八宝,可见传统馅料的地位不可撼动。

从今年粽子的名称就能看到,甜品化是粽子创新的主要趋势,一些品牌在粽子中融入了芋泥、桂花、藜麦、艾草等甜品元素,单看名字就相当吸睛。

今年的“重口味”粽子不多,但也没有缺席。不过,相比往年的“臭豆腐粽”“螺蛳粉粽”等仿佛要溢出屏幕的味道,今年的“奇粽”,不过是像“麻辣火锅粽”“生椰拿铁粽子”罢了。

今年的“粽”头戏那么多,你最心仪哪一款?不妨在评论区和我们唠唠。

“粽”要提醒

1.消费者线上或线下采购粽子时最好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线上要选择正规的平台和信誉度高的网店,线下最好去正规的超市、商店,在购买后要保存好购物小票、发票或相关购买记录等消费凭证。

2.粽子主要分为新鲜类粽子、速冻类粽子和真空包装类粽子。冷藏或冷冻贮存的粽子,食用前应彻底热透。

3.打开的粽子存放在室温下尽量不要超过2个小时,吃剩的粽子不宜重复加热超过1次。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4.粽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其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三高、肝胆等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5.健康成年人建议食用小粽(50克左右),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特殊人群如小孩、老人等更要减量。

6.午餐时间吃粽子最合适,有利于粽子的消化。将粽子当早餐食用也是可以的,但不建议晚餐时吃粽子。

【特别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源自国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官方网站,数据客观真实。如相关抽检结果数据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实及认定后确认有变更事实的,请及时联系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