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选择欧洲奶粉?
2013-04-15 11:53:00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 王飞丹
“以前中国人来欧洲喜欢买奢侈品,现在总捎带几罐奶粉。”荷兰大型日用及母婴用品零售商ETOS的店员Bakker无奈地指着刚结账离店的中国人说,“他几分钟前刚来过,现在又来了。”自ETOS实施紧缩限购令——从每人限购四罐奶粉到如今每人限购1罐奶粉后,多次分散购买成了中国客扫荡欧洲奶粉最惯用的方法。
Bakker所指的中国人是从河南至阿姆斯特丹参加商务团的游客郭先生,他正在为女儿寻找牛栏第5阶段的奶粉,“跑了四家店,总算在这家买到了。”郭先生如获至宝地向《消费者报道》记者展示战利品,“我知道刚才店员在议论我,但没办法,奶粉我是一定要买的。”
原本鼓励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来本国消费的欧洲,此刻却因奶粉限购让正常的供求关系变得有些微妙。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就算知道自己被人指指点点还是愿意硬着头皮顶着脸色非买欧洲奶粉不可呢?
欧洲奶粉的美誉度
即便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未爆发前,欧洲品牌奶粉也早已声名远播,其中尤以荷兰、德国奶粉为甚,瑞士、英国等品牌为辅。
欧洲市场零售的奶粉多以本地品牌为主,部分商超也会生产自己品牌的奶粉,而相对主流和一线的奶粉品牌主要有Nutrilon(俗称荷兰牛栏)和美素;Cow&Gate(俗称英国牛栏);瑞士的雀巢以及德国的喜宝、美乐宝和爱美他等(欧洲奶粉概述见下表)。这些奶粉主要在品牌注册国本土销售,其中雀巢和德国爱美他品牌奶粉在欧盟的流通度较高。
负责欧洲主流奶粉品牌销售的Lisa Mol告诉记者,中国客相对更偏爱荷兰奶粉,荷兰的本土版牛栏和美素最受欢迎,其次是英国版牛栏以及德国奶粉。而雀巢奶粉并非中国人首选海外代购品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雀巢奶粉在中国比较常见,而雀巢也是以上欧洲品牌中唯一一个已在中国大陆设有奶粉工厂的欧洲品牌。雀巢中国集团事务部公关总监何彤向《消费者报道》记者证实;“雀巢在中国确实拥有两家奶粉生产厂,分别建在黑龙江双城市和内蒙古额尔古纳。”
价格优势助推欧洲奶荒?
“每天至少有10位以上中国人来买奶粉。”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超市的工作人员略带无奈地向记者抱怨,“我们每周周一进60罐奶粉,他们总是在前半周就扫光我们的货。”除了荷兰,德国慕尼黑食品商店Müller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消费者报道》记者反映,即使他们每周进货5次,中国消费者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抢购奶粉,居住在德国的居民Anni也证实了德国奶粉货架总是缺货的事实。类似的断货,英国也未能幸免。
“作为零售商,我并不介意奶粉卖给谁,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来欧洲买奶粉。”荷兰零售商kruidvat的工作人员虽然知晓中国2008年毒奶粉事件,但她仍然不理解中国人对欧洲奶粉的狂热,“也许是因为欧洲奶粉便宜,助推了中国人代购的商贸从而让欧洲奶粉品牌更声名远播。”
《消费者报道》记者走访了以荷兰、德国为主的欧洲本土奶粉零售商,其主要销售的品牌多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主流一线品牌,其余则是欧洲的二线品牌,如雀巢(德国)公司生产的Beba或Alete等。欧洲奶粉价格从5—15欧元不等(详见表2),多集中于7—10欧元,Aptamil(爱美他)走高端路线,在德国市场的价格数一数二;Nutrilon(荷兰牛栏)、美素、Cow&Gate(英国牛栏)、雀巢等主攻中档消费群,其中荷兰牛栏价格略高于其他品牌;而德国Hipp(喜宝)则走差异化路线,主打有机奶粉牌。
以荷兰牛栏为例,一罐一阶段标准版的价格为10.85欧元,折合成人民币约90元,这个价格几乎是国内代购价格的一半都不到,也正因为低廉的价格,像kruidvat店工作人员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奶粉代购从中赚取了暴利助推了欧洲的奶荒。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欧洲奶粉代购成本颇高,成本主要包括运费、包装费、交通费等。每罐奶粉运回国的运费基本与奶粉价格相同,而中国代购几乎无法直接从荷兰厂商拿到奶粉,即便是大规模的代购公司,也多是以超市扫货为主。
事实上,中国奶粉代购客赚的钱尚在合理范围内,而中国人也从来不是因为所谓的欧洲奶粉便宜才选择欧洲品牌(中国人也许是世界上购买奶粉成本最高的),他们狂热的,是欧洲奶粉品质的保证。而这种狂热,却让欧洲犯愁。
限购背后的奶补政策
“这几个月以来,中国人抢购奶粉成了欧洲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欧洲奶粉销售顾问Lisa Mol认为欧洲奶粉限购令也是商家和政府的无奈之举,“政府必须首先确保本地婴儿的奶粉供给。”
《消费者报道》走访欧洲各国后发现,荷兰、德国以及英国的部分超市均有明确的奶粉限购令,限购令多以白色A4纸黑字为主贴于奶粉货架上。事实上,不论是荷兰还是德国,政府均未下达统一的奶粉限购令,而德国美乐宝奶粉集团传讯总监Stefan Stohl也向记者证实限购是企业行为。
不论是荷兰、德国或英国,每个商家限购的数量主要为1—4罐,其中越处于城市中心的商超限购越厉害、限购监管落实力度也越大,比如处于阿姆斯特丹中心旅游区的ETOS超市奶粉限购1罐,而位于稍远的居民区附近的JUMBO超市奶粉限购则为3罐。
限购令除了为了确保本地婴儿奶粉供给充足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欧洲奶粉补贴自卫战。以欧洲一杯奶昔3欧元、一个热狗4欧元的物价而言,一罐奶粉售价为5至15欧元左右确实不算贵,而欧洲奶粉便宜是因为政府给予了补贴,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如果购买荷兰奶粉,实则是抢了荷兰婴儿的奶粉补贴。
据说,欧盟主要奶补政策为直接补贴给奶粉生产商或者减免税收,荷兰奶补政策则为前者。以荷兰美素奶粉为例,荷兰当地超市卖9欧元,批发给别国经销商则为接近成本价的12欧元,而中间3欧元的差价则由荷兰政府补贴。
然而,这个“直接补贴给奶粉生产商“的说法并没有得到荷兰农业部、牛栏以及美素等企业方面的证实,荷兰农业部承认政府确实给予奶补,但对具体的补贴力度和方式三缄其口。
雀巢瑞士总部向《消费者报道》独家透露;“雀巢并没有收到政府或欧盟的任何奶粉补贴。欧盟提供奶农的收入补贴,但不直接与生产环节相关,而各奶补受益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欧盟也正在修订相关奶补政策。”
美素则向《消费者报道》表示政府并没有给他们生产商补贴,答案和雀巢一样。
监管制度确保奶源
事实上,有代购需求的中国妈妈对奶粉价格和限购背后的补贴政策并不敏感,他们关心的,自始至终只有奶粉安全。作为全球知名的乳品大国,荷兰是中国人最为信赖的奶源之一,那么荷兰人到底是如何监管、确保奶源的呢?
《消费者报道》记者从荷兰乳品委员会了解到,荷兰目前有近150万头奶牛分布于荷兰近2万个奶源农场中,每年牛奶的产量为119亿公斤(数据截止于2012年12月)。虽然荷兰有数以万计的农场,但荷兰乳业的核心则由20家公司组成,其中以美素母公司FrieslandCampina独大,几乎拥有荷兰一半的乳品加工厂,他也是全球第5大乳品公司。
一罐奶粉的诞生需要经过原料奶、生产过程、罐装、检验、运输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后的奶粉质量,因此荷兰乳品委员会设置或与多个组织机构联合力量,用于分别监管奶粉生产和奶源控制的不同环节。
从奶源本身监管而言,荷兰乳品局要求每个农场的每一头牛都要进行注册登记,以检测奶牛的健康状况。而奶源被送至工厂生产、罐装等环节,荷兰乳品局也会参与现场监督、为牛奶分等级等质检工作,若奶源不合格则会被销毁。从奶粉生产至零售流通环节而言,荷兰乳品局负责整个行业的监管;荷兰农业及园林局负责奶源农场业主的监管;乳品联邦局监管乳品交易人员;荷兰食品零售商协会则监管奶粉零售商。
也许正是荷兰政府从源头上便控制奶源安全,才让担心奶粉安全的中国妈妈对以荷兰为主的欧洲奶粉如此趋之若鹜。
欧洲品牌大陆版质量如何?
作为奶源安全备受推崇的荷兰奶粉生产商,面对需大于供的市场,美素和牛栏均表示已加大生产,而Nutrilon(荷兰牛栏)更是看准了香港限购令的契机,于3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已在天猫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荷兰牛栏大陆版名为“诺优能”。
事实上,多数欧洲奶粉企业早已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潜能,雀巢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开设了两家奶粉工厂,美素也推出了荷兰原产原装的大陆版“美素佳儿”。实际控股英国牛栏、荷兰牛栏、多美滋、美乐宝、爱美他、适宝康等众多知名奶粉品牌的乳业巨头达能集团,其位于荷兰的全球婴幼儿及药品总部的员工就向《消费者报道》透露达能对于中国人为其奶粉销量的贡献表示欣喜,并有意加重中国市场的份量。
虽然欧洲奶粉企业纷纷挺进中国,但对于欧洲奶粉本土版与大陆版质量是否一致的质疑一直存在。雀巢中国集团事务部公关总监何彤明确告诉记者;“不论是在非洲、美洲、欧洲还是中国,雀巢的每一家工厂都严格执行全球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而达能集团也强调其大陆版诺优能的质量与荷兰本土牛栏一致,“所有产品均在荷兰生产,奶源来自荷兰或爱尔兰,绝对不是中国。”
然而,就在荷兰牛栏3月正式进军中国在天猫开卖诺优能时,即便官方一直强调“产品进口文件齐全且包装和荷兰销售的Nutrilon一样为easypack(易乐罐)包装,并根据中国的相关规定贴有经过审批的中文标签”,网络上关于诺优能的质疑一浪高过一浪,不是不相信其为官方产品就是质疑诺优能的品质不如荷兰本土版,任凭厂家、专家一再解释奶粉为荷兰原产原装,中国妈妈们仍然选择花高价折腾大半个月从欧洲代购。
不论是出于对中国奶粉安全的不信任还是对欧洲品牌盲目的追崇,中国妈妈们的出发点只是单纯地想买个放心,毕竟谁也不愿意拿孩子的健康去冒风险。于此而言,无论欧洲奶粉是否进军中国市场、大陆版与欧洲版质量是否一致,海外代购的需求似乎很难降温。
(责编:陈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