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买到的可能不是真汾酒!
2019-04-24 16:09:25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消费者报道
近日,新京报的系列报道把汾酒推到了舆论漩涡。股份、集团、贴牌等一系列词语让普通消费者一头雾水,到底怎样才能买到“真汾酒”?
认准“股份酒”
“汾酒要分股份酒和集团开发酒,这些外行不一定明白,但内行都知道,股份酒才是真正的老汾酒。”4月11日,在山西汾阳市杏花村镇,一名汾酒销售商指着店内各种各样的汾酒告诉新京报记者。
据悉,股份酒是指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汾酒厂)生产的汾酒,这是汾酒老厂。
而集团开发酒是由汾酒集团方面授权一部分有资金、有资源的个人或公司,自行设计酒瓶和外包装,由汾酒集团灌装酒水后,被授权方将“杏花村”商标和汾酒集团公司的名字印在外包装上进行销售。这种模式下的个人或者公司,被视作被授权方,统一称为“开发商”。而被授权的产品被称为“集团开发酒”、“集团酒”或“汾酒合作酒”。
▲股份酒和集团酒对比
集团开发酒和股份酒的价格不一样,汾酒厂生产的股份酒,其市场批发和零售差价不大且稳定,而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 600元左右。这种标注汾酒集团的白酒价格浮动较大,不同地区零售价不一样。在杏花村镇街道上的数百家销售白酒的店铺里,几乎每一家都批发或者零售汾酒集团的白酒,每瓶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一款汾酒“集团开发酒”扫码显示零售价为588元/瓶,但其在开发商处进价仅30元。图片来源:新京报
除了价格上的差异之外,酒水品质也不一样,股份酒更好,集团开发酒只是汾酒集团的加盟酒水。
另外,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4月14日,一名汾酒集团“开发商”展示其与汾酒集团合作开发的4款白酒,但包装上无任何开发商信息。图片来源:新京报
据了解,集团开发酒的外包装是开发商设计制作,每个开发商开发出来的集团酒会有一个条形码和食品安全溯源二维码。“基本都是标注的汾酒集团,没有开发商信息。”汾酒集团定制产品事业部的张玉明表示,集团开发酒因为多了开发、合作环节,具体的开发商是谁,酒水来源是哪家酒厂,这些都不清楚。
相较之下,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汾酒,包装上就注明了生产厂名、厂址,二维码显示了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文件。
针对媒体报道的“假酒”风波,汾酒集团于4月22日发布声明称,“将大力进行整治、整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并请求山西省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依法进行查处。
山西朔州假酒案
值得关注的是,10年前山西假酒案还历历在目,曾经一度让汾酒在内的山西酒业几年内翻不过来身。
1998年2月春节期间,山西省文水县农民王青华用34吨甲醇加水后勾兑成散装白酒57.5吨,出售给个体户批发商王晓东、杨万才、刘世春等人。在明知这些散装白酒甲醇含量严重超标(后来经测定,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的情况下,但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置广大乡亲生命于不顾,造成27人丧生,222人中毒入院治疗,其中多人失明。1998年3月9日,王青华等6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
▲假酒生产小作坊
这起震惊全国的假酒案致使山西白酒业从此一蹶不振。
一名白酒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模式曾让汾酒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后,汾酒受到波及,销售受到影响,省外市场快速流失。受益于合作开发模式,汾酒在2004年之后迅速崛起,利用集团开发模式,让汾酒在白酒市场里站稳脚跟。
本刊从汾酒集团披露的相关数据了解到,2018年,该集团实现销售158.83亿元,其中实现酒类销售110.64亿元,同比增长35.69%;实现酒类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59.72%。
而耐人寻味的是,汾酒集团的开发模式,已成为白酒行业内的普遍现状,这种开发模式不仅是汾酒,就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白酒企业也存在,白酒行业业内人士肖竹青表示。
只能说,一个“汾酒”倒下,会有其他“汾酒”浮出水面吗?《消费者报道》已于近期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汾酒及其他白酒,至于检测的结果如何,敬请广大消费者持续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消费者报道综合新京报等媒体报道)
(责编:xiaodao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