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阿胶原料质量较差
2014-05-25 15:37:00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陈艾真
近几年,主打“补血止血、滋阴养颜”功效的阿胶产品受到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青睐。而越着市场的扩大,阿胶产品价格也频频上涨,北京同仁堂、佛慈、太极等药企也进入阿胶市场。
品牌多了难免乱花迷眼,市场扩大之后也难免鱼龙混杂,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困难起来。
为了解各品牌阿胶的真假和品质,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东阿、福牌、北京同仁堂、太极、佛慈、东健等6个品牌的8款阿胶产品进行了测试对比。
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在代表阿胶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L-脯氨酸”上,北京同仁堂的阿胶样品未达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其原料质量相对较差。
北京同仁堂一指标不合格
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按中医药理论,具有补血止血作用。驴皮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阿胶质量的高低。不过,在市场上,由劣质皮料或者以其他动物皮冒充驴皮的假阿胶事件时有出现。
为验证市场热卖主流阿胶产品的质量,此次本刊送检的6个品牌8款阿胶块产品,检测了“四种氨基酸含量”和“鉴别”两个品质项目。
“四种氨基酸含量”的选择,是根据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规定:阿胶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L-脯氨酸、丙氨酸这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8.0%、18.0%、10.0%、7.0%。
“驴皮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与大多数动物皮相比要高,可以真实地反映原料驴皮和阿胶的品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李博向记者指出。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徐新军博士也解释,这四种氨基酸在阿胶的水解产物中是最多的,对这四种氨基酸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可增强阿胶质量标准的可控性。
根据本刊此次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同仁堂的“L-脯氨酸”含量为9.5%,未达到国家标准10.0%,而其他7个产品的各项指标均合格。(如下图)
L-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中特有的氨基酸,其含量在胶原蛋白中比例固定。“从检测结果来看,北京同仁堂阿胶未达标准,可以说该产品不合格,原料质量差,但还不能肯定其原料有问题(掺伪或假冒),因为采用质量差的驴皮熬胶也会出现含量不合格。”徐新军分析。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胡小鹏对本刊这次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认为北京同仁堂阿胶的“L-脯氨酸”值与国家标准值无显著性差异,“无法判定北京同仁堂阿胶的原料有问题。”
记者就此次送检的产品批号及检测结果联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质量管理部的金春莲部长,她称“该批号的阿胶产品经企业复检合格。”
新指标更能反映阿胶品质
据了解,旧版《中国药典》在阿胶质量指标上规定的是“总氮含量”不得少于13.0%,以此反映原料驴皮中的蛋白质含量,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阿胶的有效成分。这四个氨基酸指标是2010年的《中国药典》中新增的指标。
徐新军认为,标准更改后,一方面测定误差会缩小,另一方面控制的指标越多越接近阿胶本身,有利于控制阿胶的质量。
“总氮”测定实质上是测定所有氨基酸的氮含量,所以四种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总氮含量的多少。基于此次检测结果,本刊记者对8个阿胶产品的四种氨基酸含量的总和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佛慈阿胶的四种氨基酸的总含量最高,达48.6%;其次是北京同仁堂;福牌的最低,为45.6.%。(如下图)
李博告诉记者:“如按旧版标准评价,则可能因样品中其他氨基酸(如丙氨酸)的含量较高,使总氮符合规定,得到北京同仁堂合格的结论。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的药品标准对药品质量的控制越来越全面,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对此,胡小鹏也表赞同:“总氮含量很容易通过添加含氮小分子化合物进行人为控制,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合格阿胶,不代表是纯驴皮熬制
此次《消费者报道》阿胶品质检测还包括用于定性判断阿胶真假的“鉴别”项目,以期告诉消费者阿胶中是否用的为驴皮,而不是其他动物的皮。
“阿胶的鉴别项目是以甘氨酸作为标准品。甘氨酸在阿胶中含量最高,只要是含有足量的甘氨酸,采用这种鉴别方法就能出现阳性结果。“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刘德育解释道。
本刊此次8款阿胶产品的“鉴别”结果显示,均呈阳性,即符合标准要求。然而多名专家均向记者表示,即便合格,也不能肯定阿胶是纯驴皮熬制。
“对于阿胶的检验,目前国家药典规定的检查项目有性状、鉴别、水分、重金属及有害物、水不溶物、含量测定等。标准是针对驴皮生产的阿胶制订的。对于马皮、牛皮、猪皮等,只要按工艺要求处理干净,这些指标都可能合格,而标准是限制不了的。”他说。
徐新军也指出,甘氨酸是没有专属性的,包括明胶、动物皮里面都含甘氨酸,用甘氨酸薄层色谱作为阿胶的鉴别,无法把阿胶与其他动物胶区分开来。
既然当前的标准无法肯定阿胶用的全是驴皮,那是否有技术解决办法呢?对此多位专家均表示,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驴皮的特征性DNA和特征肽鉴定可以鉴别阿胶的真伪。
那为什么现行的《中国药典》不将其作为阿胶的“鉴别”方法?
“虽然这种检测方法从技术上来说没有问题,可以准确鉴别,但这种检测技术要求高,设备贵。当然,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看来高精尖的东西,以后普及了,标准中采用也就水到渠成了。”徐新军说。
(责编:陈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