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加多宝何必撇清 山银花入凉茶无可厚非
2013-04-09 11:45:00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闫锐鸣
上月,曾有媒体曝光广西盈康药业生产的“维c银翘片”涉毒,不仅用工业硫磺熏蒸过的山银花及枝叶入药,而且成分与产品标注不符。
近期,又有媒体报道称,凉茶企业配料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以节省成本。因媒体报道曾提到山银花“性热”,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向以“清热去火”功效自居的凉茶遂被质疑欺骗消费者。
报道中涉及的凉茶企业王老吉和加多宝,随即便发出声明否认在原料中掺入山银花。之后在国家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山银花的迹象。
但消费者未就此打消顾虑,毕竟王老吉和加多宝还未公开任何相关原料采购量与投料量的信息,但此事似乎就这样止步了。
不过,在企业迅速洗白自身的时候,却间接坐实了山银花“性热”这一“事实”。不过,即使在报道被疯狂转发时,也有专家发表意见,否认金银花与山银花药性相悖这一说法。
那么,究竟山银花与金银花是什么关系,是否药性相悖?如中成药标注含有山银花,消费者是否可以安心购买服用?
山银花也曾是金银花
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包括忍冬与山银花(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在2005年之前的28年间,山银花也一直作为金银花的来源生长于中国南方。
由于植物品种的自然分布,生长于南方的山银花与金银花有明显的形态差异。金银花的花蕾小、花蕾期短,而山银花的花蕾多、花蕾期长。
同时,金银花的主产区,河北巨鹿县、山东平邑县、河南封丘县三地年总产量约6000吨(干花),而山银花则产地遍布南方大部地区,年产量2万吨(干花)以上。这反映到产销状况中便是,金银花因产量小且人工成本高,所以市场价格一直在山银花的两倍以上。
一位长期从事药材采购人士告诉记者,金银花市场中一直存在着将山银花掺入销售的情况。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金银花一时供不应求、价格水涨船高,不少商贩都以掺混获利。
但当时,这样的做法并不违法,直到2005年《药典》修改。
山银花出列为新条目
2005年《药典》修改后,山银花独立分列一个条目,包含华南忍冬、红腺忍冬和一个新近扩大种植的灰毡毛忍冬,而金银花则单指忍冬。从此之后,南方金银花异名,不过地方的种植户还是会把山银花叫做金银花。毕竟在《药典》中,两种药材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完全一致。
山东平邑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晓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分列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原因是,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曾有专家称南北金银花的效果不一样,并且后续做了二者成分差异的研究。
于是在05年版《药典》中,木樨草甘作为区别指标成分被列入,规定金银花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10%。后又在10年版《药典》对二者进一步区分,要求金银花主要功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1.5%,山银花不得少于2.0%。
据悉,《药典》修改遵循“一物一名”的原则,以此逐步解决中药材长期存在的同品名多来源问题。不过修改后的山银花仍旧包含多个来源,这曾使业界专家争论不休。
专家争论不休
长期从事金银花研究的湖南省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汪冶教授,曾在09年发文表述:《药典》修改后山银花包含三个品种来源,而几个品种的绿原酸差别大,应该分列为多个品种,如以后“逐步分列”将造成银花市场混乱;
其次对“忍冬的有效成分以木樨草甘为主,其他品种此成分甚少”这点表述值得商榷,因有研究发现河南新乡花生壳中木樨草甘含量高达1.1%以上,是忍冬的11倍;另外,目前对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的研究多,对华南忍冬与红腺忍冬的非常少,综上建议《药典》增补版或下版将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同归为金银花来源。(《<中国药典>2005年版金银花和山银花品种分列的商榷》)
但科学层面的专家建议,还是未能影响《药典》修改后山银花曲折的命运。
由于《药典》于05年版之前28年间,金银花和山银花在药品中一直混用,而且两者药效相同。药典改版后,对灰毡毛忍冬(山银花)的使用范围并不明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整个南方地区数以千万计的药农栽培的灰毡毛忍冬就迷失了方向与市场,药农所蒙受的损失与不满情绪可想而知。
于是在2010年两会上,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建议: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类管理,即将资源有限的金银花保证高风险类药品,如中药注射剂使用,而对于大量口服中成药则应允许使用山银花,此类口服中成药处方中的金银花可全部改为山银花。这样既可缓解金银花资源紧缺与山银花资源闲置的现状,又能安抚农民不满情绪,降低企业药品生产成本,减轻百姓用药负担。
可是即便如此,每五年一次的《药典》修改还是给山银花的生存走向留下了空白。在山银花“转身”的过程中,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暗涌开始了。
种植溯源
金银花异名,打击最大的还是种植户。
2005年7月15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先恩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山银花不是金银花,农民种植要小心》。文章指出:新版药典实施以后,中药处方以及各种饮片、提取物如冠以金银花名称,将只能以忍冬科忍冬为原料,否则将是不合法的。各种保健品今后也不得将山银花等冠以金银花之名。换言之,如果把山银花当作金银花卖,就是以假乱真,坑害农民。
随后网上一度出现“山银花不是金银花,食用会中毒”的夸张说法。普通种植户本就不能分别两种植物,于是在扩种时期常遇到苗种欺诈的事情,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在《商界》杂志一篇名为《百万亩山银花遭淘汰 紧缺10亿株金银花苗》中,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廉士东对媒体分析:依据《药典》规定,从2010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山银花冒充金银花作为药材使用的监控和打击力度。制药和食品饮料企业对山银花的禁用和慎用,使山银花出现了价低难售的局势,同时也造成了正品金银花在市场上价高且供不应求的局面。
《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了重庆秀山山银花基地龙头企业重庆精鼎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询问山银花生产情况。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秀山的山银花一般都是订购,用到制药企业与食品企业,目前市场稳定。
究竟山银花能否入药,似乎普通种植户并不知情。因市场供求变化带来信息相对滞后,再加上有意为之的媒体炒作,种植户囤积下的山银花最终如何处理,这或许恰巧是解答硫磺熏蒸药材的关键。
而这些用工业硫磺违法熏蒸的山银花又流向制药药企。但此次媒体曝光的山银花涉毒事件却不止于此。
双重批号的“银翘片”
记者调查发现,就近期涉案的广西盈康药业所生产的“维c银翘片”竟然有两个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307和国药准字Z20083440,二者批准日期同为2010年8月10日。但产品说明所标注的成分却有不同,一个是金银花,另一个为山银花。若如此,之前媒体报道所称广西盈康“维c银翘片”成分不实却又无法解释了。
原来,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第43号公告要求,《中国药典》2010年版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各地企业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修订说明书中相应内容。对于通用名称已作修订的药品,其原名称可作为曾用名过渡使用。
记者还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查询中发现,目前市售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口炎清颗粒”同样有两个批号、两种产品。一种盒装为3g/袋,标注内含山银花,批号为“国药准字Z20027059”;而另一种则袋装为10g/袋,标注内含金银花,批号为“国药准字Z44021730”;同时二者还有一个区别是,袋装“口炎清颗粒”后有备注新名“大神口炎清”。
对此,湖南林业研究院副主任王晓明博士告诉记者,在《药典》修改后,曾经用山银花的那些企业要么是重新申请批号,要么就要修改原产品的成分标注。但是这个过程并非简单,如果企业改用金银花则必然增加生产成本,于是有些企业就并没有对说明做出修改。
那么,广西盈康药业所生产的两种“维c银翘片”所使用的药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如果标注成分为金银花的药片里面含有山银花,这是否涉嫌违法呢?
目前尚未有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此作出答复。而同样卷入“山银花风波”中的凉茶企业又是怎样呢?
凉茶曾用山银花
此前有报道,每年5月,来自四川、山东、河南等地的采购商云集重庆秀山采购山银花,“如长沙天鑫药业、王老吉饮料厂等,一出手就要货几十甚至上百吨。”
而在此前报道中,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也证实了,目前凉茶市场上存在以山银花来代替金银花的情况。
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从事植物药材研究的专家处获知,据其之前野外调查发现,用山银花泡茶喝这样的传统还民间保持着。对于岭南先人创造的凉茶本着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所用的金银花应该就是地产南方的山银花(华南忍冬)。
如此看来,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凉茶配方必定早于《药典》修改,那么使用山银花也无可厚非了。
但按照《食品卫生法》,目前销售的凉茶产品,使用山银花替换原料就涉嫌违法。而如今质监部门抽查凉茶企业的原料库存,并无发现山银花。但这也只能证明目前没有使用山银花作为原料,并不能说明之前的使用情况。
如今凉茶产业面临的尴尬是,自《药典》修改后,企业并未对标明配方原料进行修改,只能使用价格昂贵的金银花增加其成本。
可山银花还是如此不幸的卷入引人眼球的凉茶“口水仗”,被早前汹涌的舆论情绪裹挟而推到公众眼前。“性热”一说登时甚嚣尘上。
山银花“性热”?
2013年3月4日在医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山东九间棚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嘉坤发言称,将提交关于修改中国药典的议案,因中国科学院的七个教授研究发现山银花是热性的,可能这个品种也能治很多的毛病,但是拿它当金银花去治病的话,就是害人了。
而此前媒体报道中,也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院所研究员,所作的研究表明山银花“性热”。
但就目前《药典》的解释,并无山银花“性热”这一说,一位中药师对记者表示,医生开药都是以《药典》为准,而其中规定两者药性没有区别,所以山银花与金银花确实在临床中可以混用。
事实上,在《药典》之前,任何新近的科学研究还不足以轻易改变其中的权威表述。正对这样的不合理性,目前研究南方山银花的专家也在给出意见,希望在此后《药典》的修改中更加合理。
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
(责编:陈加索)